汉画释读丨刘冠军:“泗水升鼎”话九鼎
“泗水升鼎” 话九鼎
刘冠军
在山东省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内的前、中室西侧柱上,有一幅“泗水升鼎”图,画像为浅浮雕,长45,宽50厘米,画面上,在河两岸各立一滑车,有绳穿过滑轮系于水中鼎耳上,两绳另一端分别由右岸的二人和左岸的一人拉引,在向上拉的过程中,鼎左耳脱落,绳索松弛,左岸两拉绳者跌倒,画面虽小,人物不多,但形象生动,形态逼真,在鼎的右侧刻有一兽,下端刻两只飞舞朱雀鸟。在嘉祥洪福寺、滕州汉画像石馆等地的汉画像石中同样有“泗水升鼎”内容的图像,虽画像风格构图不同,但所依据和反映的内容大致相同。
鼎,古代炊器,也作食器,多为半圆形腹,三足、两耳,有的有盖,也有四足方鼎和异形鼎。鼎始见于八千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先期为陶制,多素面,或有简单的纹饰,商周时期青铜时代多为青铜制作,且数量多,种类丰富,造型精美,花纹富丽,铭刻精工,铸造精良。不同的时期,鼎的形制、铭文和纹饰迥异。同时有瓷鼎出现,多为仿制铜鼎形式。铜、陶制鼎并存至秦汉魏晋渐失,此后出现的青铜鼎多为仿制品,陶铜鼎常用作随葬的冥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也就是古代叫作“鼎镬”的一种酷刑,至明清时衍变成焚香的炉。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礼制所需,以青铜器为礼器。鼎便成为重要的礼器,并出现了列鼎制度,即鼎的形制、大小、数量等与其他青铜器组合使用。如天子用九鼎,第一鼎是盛牛,称为太牢,以下为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诸侯一般用七鼎,称大牢,减少鲜肉、鲜腊;卿大夫用五鼎,称少牢,为羊、豕、鱼、腊、肤;士用三鼎,为豕、鱼、腊。同时与其他青铜器套合使用。列鼎制度体现了奴隶主贵族不同阶层、等级森严、尊卑贵贱的社会地位和道德规范,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和衣、食、住、行、婚、丧等各个方面。再如墓葬中,鼎与簋成套出现,鼎为奇数,簋为偶数,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元士用三鼎二簋,同样还葬有其他种类的青铜器。
在目前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刻有“泗水升鼎”内容的较多,源自秦汉时盛传国宝九鼎“沦落于彭城泗水”的传说,作为王权象征的九鼎,被封建统治者尊为至宝,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争夺九鼎兵戈相见,秦汉时期曾出现过寻找九鼎之风,汉文帝、武帝热心于寻鼎,该“泗水升鼎”图便是汉代打捞鼎时的真实写意。
关于九鼎史书记载较多。《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春秋左氏传》载:夏初将天下划为九州,分别叫: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每州设州牧,夏王朝命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各州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刻在九鼎上,以一鼎象征一州,以九鼎象征夏王朝,九鼎便成了王权江山社稷的象征,陈列供奉在王室宗庙内,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因足耳刻有龙纹,又称“九龙神鼎”。《左传》记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就是说夏王朝最后一位王癸(桀),昏淫无德,导致灭国,九鼎由夏迁商。商王帝辛(纣),荒淫暴虐,酒池肉林,日夜高歌宴饮,极端腐败,被周所灭。商亡后,鼎迁于周,周成王(涌)正式将九鼎迁至都城镐京,并举行了隆重的“定鼎”仪式,表明天命所归,民心所向,九鼎便成为了传国重器,后人于是把建立国家政权称为定鼎。这也就是“定鼎”一词的由来,同时产生了成语“一言九鼎”,言之一句话的份量,可抵国家政权江山社稷。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日渐衰弱,强大的诸侯便对九鼎产生了觊觎之心,《左传·宣公三年》记载: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八年),楚庄王首先发难,乘率兵北伐之机,陈兵于周郊,耀武扬威,欲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周定王佯装不知其来意,派使臣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问王孙满九鼎之大小轻重,意欲夺取周王室的统治,大有逼宫之势,王孙满委婉针锋相对地予以回答:“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无言以对,悻悻而归。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问鼎中原”。随后秦国兴兵临周,企图夺取九鼎,周王被迫无奈求救于齐国,齐、秦等大国为九鼎而兵戈相见,战火四起,狼烟不断。
关于“问鼎中原”,左丘明《春秋左传》中“王孙满对楚王问鼎”的译文是:楚庄王发兵征讨陆浑(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的戎人,到达洛水,在周王朝境内阅兵炫耀武力。周定王被迫派遣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楚庄王问起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一个贤明的君王,值得称道的在于德而不在于鼎的大小轻重。从前夏朝推行德政的时候,远方各国把当地的风物画成图像,献给朝廷,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青铜,铸造成九座大鼎,把各国风物图像铸在鼎上,让百姓认识神物和怪物。所以百姓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遭到不顺的事情,不会碰到魑魅魍魉,因此才能够使上下同心同德,以承受上天施与的幸福。到了夏桀的时期朝政昏乱,九鼎被商朝夺得,立国达六百年。到了商纣王的时候,纣王暴虐无道,九鼎又被周朝夺得。如果君王施行德政,九鼎虽然小,也是显得很重的;如果君王奸邪昏乱,九鼎虽然大,也是显得很轻的。上天保佑有贤德的君王,但也是有一定期限的。周成王把九鼎安放在郏鄏(故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曾对立国时间进行了占卜,占卜的结果是传世三十代,立国七百年,这是上天所规定的。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弱,但是天命并没有改变。九鼎的轻重,不是诸侯可以随便询问的。”
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东周,而九鼎的下落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着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从东周入秦,《史记·秦本纪》载: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周王赧(延)死后,“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就是说九鼎落入秦国。二说是在东周时下落不明,《史记·封禅书》曰:“周德衰,宋之社亡,鼎及沦没,伏而不见”。也就是说,九鼎在东周时已遗失与秦国无关。
《东周列国志》记载,秦王灭周时,毁周宗庙,运其祭器,欲迁九鼎,安放在秦都咸阳。迁鼎前一日,百姓闻鼎中有哭泣声,神鼎有灵不忘周矣!秦兵运鼎及祭器过泗水时,一鼎忽从舟中飞沉于水中,使卒没水求之,不见有鼎,但是苍龙数条,倾刻波涛顿作,不再寻之,运抵秦都,秦王查阅所失之鼎,正豫州之鼎也,秦王叹曰:“地皆入秦,鼎独不附寡人乎?”欲出兵征讨,臣将阻之:“此神物有灵,不可复取。”秦王乃止,以八鼎及祭器陈列于秦太庙之中。这也就是秦汉时传说“九鼎沦落于彭城泗水”的起源吧。又有“秦武王举鼎殒命”之说。
司马迁《史记》中“秦武王举鼎殒命”的译文是: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军占领宜阳,周都洛阳门户洞开。秦武王亲率任鄙、孟贲精兵强将大举进攻洛阳。周天子无力抵御,只好出迎秦军。秦武王直奔周室太庙,往观九鼎。只见九个宝鼎一字排列在殿堂之内。这九鼎本是大禹收取天下九州的贡金铸成,每鼎代表一州,共有荆、梁、雍、豫、徐、青、扬、兖、冀九州,上刻本州山川人物、土地贡赋之数。武王逐个审视,看到雍州鼎时,对众臣说:“这鼎有人举过吗?”守鼎人回答:“自从有鼎以来,没有听说,也没有人见过举鼎,这鼎重达千钧,谁能举得起呀!”武王问任鄙、孟贲二将:“你们能举起吗?”任鄙知道武王恃力好胜,婉言辞谢:“臣只能举百钧之物。这鼎重千钧,臣不能胜任。”盂贲伸出两臂走到鼎前,说:“让臣试举,若举不起来,不要怪罪。”说罢,挽起双袖,手抓两个鼎耳,大喝一声“起!”,只见鼎离地面半尺高,就重重地落下,盂贲站立不稳,幸被左右拉住,没有倒在地上。武王看了笑道:“你能把鼎举高地面,寡人还不如你吗?”任鄙劝道:“大王万乘之躯,不要轻易试力”。武王固执不听,卸下锦袍玉带,束紧腰带,踏步上前,任鄙拉着武王苦苦劝阻,武王生气地说:“你不能举,还不愿意寡人举吗?”任鄙不敢再劝。武王伸手抓住鼎耳,心想:“孟贲只能举起离地,我举起走动几步,才能显出高低”。于是,使出平生力气,喝声:“起!”。鼎被举起半尺,武王接着移动左脚,不料右脚独力难支,身子倾歪,鼎落地面,正砸到右脚上,武王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众人慌忙上前,把鼎搬开,只见武王右脚足骨被压碎,鲜血直流。等到御医赶来,武王已昏迷不省,仍然自言自语;“心愿已了,虽死无恨。”入夜,武王气绝而薨。周赧王闻报大惊,亲往哭吊。右丞相樗里疾护棺回咸阳,立武王异母弟赢稷为王,是为秦昭襄王。
《水经注·泗水注》记载一说:“周显王四十二年,九鼎沦没泗渊。秦始皇时,而鼎见于斯水。始皇自以德合三代,大喜,使数千人没水求之不得。所谓鼎伏也。亦云,系而行之,龙齿断其系……”。东汉班固在《汉书·郊祀志》中记载着相同的说法:“周显王四十二年(公元前327年)……鼎沦落于泗水彭城”。此证所据当时的民间传闻,即在秦灭东周前九鼎就沉没于彭城泗水中了。这一说法颇为当时的人相信,秦始皇出巡路过彭城时,便派人到泗水中打捞过,《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九鼎,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捞鼎场面声势浩大,蔚为壮观,可见始皇帝求宝之心至真至诚。到了汉代汉帝求宝之心有过之而无不及,汉文帝、武帝继续寻找打捞九鼎,曾多次派人到彭城泗水中打捞,于是便有了汉画像石墓中“泗水升鼎”画像的内容。
中华文明经历了一个传说时代,史前文化主要靠神话传说世代流传下来,神话传说产生历史,历史又往以人民中流传的东西为依据,神话传说和史实共同构筑了中华人类文明史。考古发掘研究证明,鼎,无论以陶、瓷、青铜何种形式出现,是真实存在着的,并影响着当时人们生活的器物。关于九鼎史载较多,是史学家以史实为据,还是以传说为据,笔者无法考证。但是九鼎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影响着当时的政治和人们的精神思想领域,至今,人们在语言或文字中会提到和出现“鼎”及“九鼎”的词语,而有关九鼎的传说典故人们也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