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释读丨方清刚:武氏祠左石室东壁画像石

学术研究

 

武氏祠左石室东壁上石画

方清刚

 

《东王公·孔门弟子晨诵图·车骑出行》

图片1

《东王公·孔门弟子晨诵图·车骑出行》197×86.5cm  东汉  山东嘉祥

 

武氏祠汉画像简介

武氏祠为东汉祠堂群,位于山东嘉祥县南三十里纸坊镇武翟山(又名武宅山)村北,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全石结构。其中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制精巧,全景而生动地再现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武氏祠现存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四组40余石。

武氏祠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集古录》和赵明诚《金石录》,南宋洪适又将其部分榜题字与图像,集于《隶释》、《隶续》,并始以“武梁祠画像”命名。后因水患淤漫,祠石倾圮,湮没于地下。清乾隆时,黄易等人进行发掘清理,认为祠有四座,即“武梁祠”和“前石室”、“后石室”、“左石室”。1981年,蒋英矩提出了“后石室”并不存在的确证。

左石室东壁上石基本情况与鲁迅藏武氏祠汉画像

武氏祠左石室为武班祠位于武家林的左部,故名左石室。武班,字宦张(《金石录》等记为宣张),汉敦煌长史殁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公元151年)。该石室画像石现存八块,此为武氏祠左石室画像之三

此石规格为197cm×86.5cm ;立石时间为东汉建和二年(148);出土时间为乾隆五十一年(1786)。鲁迅藏此拓本背面注“左石室九”

据《鲁迅藏拓本全集·汉画像卷Ⅱ》(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年版)附录《鲁迅汉画像年表》,鲁迅于191551日从琉璃厂购得武梁祠画像并题记拓本等五十一枚;其他时间从琉璃厂零星购得武氏祠汉画像;鲁迅的教育部同事和朋友汪书堂、杨莘耜、陈师曾、台静农等也曾为鲁迅代购到汉画像或山东汉画像。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鲁迅收藏的武氏祠汉画像,主要是191551日从琉璃厂的这次购得。

这幅汉画分三层,自上至下分别是神话题材东王公、历史故事“孔门弟子诵经图”和现实生活题材车马出行。下面分别作以介绍。

东王公

a455ddfd3a15349ca0de43032f81bb8

上格正中正中是创世神东王公。他带着三梁冠,肩生肉翅,端坐于榻上。他面目圆润姣好,显示东王公形象脱胎于西王母。

从《山海经》到东汉,西王母经历了由状貌非伦到姣好可人的多次加工重塑。《西山经》说“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大荒西经》说“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西王母”。这时的西王母半人半兽,观之可怖。

在战国文献《穆天子传》中,西王母摇身变为多情雍容、歌声缠绵婉转的风骚女帝。

在司马相如《大人赋》里,西王母“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是一个穴居的白发女巫。

张衡《思玄赋》说“聘王母于银台兮,羞玉枝以疗饥”。这时的西王母步瑶台,餐玉英,已经风华绝世,贵不可攀。

托名班固撰《汉武故事》里,西王母“乘紫车,玉女夹驭:戴七胜;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夹侍母旁”。托名班固撰《汉武帝内传》里,西王母“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璚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在这里,西王母浑身珠光宝气,玉女青鸟相伴,俨然贵宠性感的神妻仙妇。

西王母在东汉开始有了配偶神东王公。他们和伏羲女娲一样既是兄妹,又是夫妻。《神异经》说:“王母岁登翼,上之东王公也”。这是说西王母常与东王公相会。《枕中书》说:“木公、金母,天地之尊神,元气炼精,生育万物,调和阴阳,光明日月,莫不由之。” 这是说东王公与西王母为“生育万物、调和阴阳”的创世元尊。

此汉画中的创世神,既有西王母的女性特征,比如女容、女体,又有东王公的男性特征,比如三山冠,显示出东王公与西王母二位一体的创世神特点,更多的还是西王母特征。但结合武梁祠东壁和西壁画像,可知此画面刻画的是东王公而非西王母。

东王公身边的羽人飞仙和神禽异兽,可以视为他的造物。在这幅画面上,有飞蟾两只,马头鸟翼人身的“马人”一个,鸡头的“鸡人”一个,羽人九个,双蛇足羽人四格,人面鸟身神一个,鸟首云身的云雀四只,云身鸟翼人面神一个,双头人面兽两个,鸟三只,通共二十九个不同的造物。

最左面,一云神和一只云雀似在抵足而眠,其中寓意着王母造物的生殖活动。马人和鸡人执谒跪拜,象征王公创立制度。左侧一羽人在向王公敬献冰糖葫芦样的献物,这是《山海经》里的琅玕树结的琅玕和《尚书·禹贡》里的球琳琅玕或璆琳琅玕,也是甲骨文糸字的象形,少一个球果成甲骨文玄字,多一个球果成甲骨文索字。右边羽人擎举的玉杯是用来盛甘露的,说明东王公有饮茶习惯,是汉代茶文化的标志。《尔雅》记载周公知茶;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西汉王褒《僮约》中有“武阳买茶”、“烹茶尽具”的记载。凌皆兵《由汉画看汉代的饮茶习俗》列出八幅汉画像石、汉画像砖上的饮茶图,可见汉代饮茶已很普遍。(参见中国汉画学会、河南博物院编《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0月版,177页)

画中右侧两尊双头人面兽,即《山海经》中的开明兽,一说为比肩兽。但这两尊开明兽兽蹄连着基座,腰身柔韧而雄健,活似汉代天禄辟邪,说明天路辟邪糅合有开明兽的特征。

孔门弟子晨诵图

63da1cfcb5d86a7d419357a5f8bdc8a

fae977531f4fa2a349798ef07a4662c

第二格的诵经图里共有十七人。其中七人手捧简册诵读。诵读的方式很不同。一人跪诵;一人站立把经册高高举过头顶仰诵;二人捧册毕恭毕敬诵读;三人捧着经册回过头来,好像在回答身后同学的问题。其余十人,或与诵经者相谈交流,或指指点点,或交头接耳,既显得成竹在胸,又颇似“疑义相与析”。这既是春秋时孔子课徒的情景再现,也不啻为汉代大儒传经布道的录影。

车骑出行

352aad3630b514775a26da32e7d9820

db0e2009e01dc25b6f7609bc6945915

第三格是常见的车马出行图。当中飞翔着三只燕子。其中一只,燕尾如小儿筒裤的两个裤管。在上图的昆仑仙境里,有五个长着这样两腿无足的羽人。这是飞廉,是开路的神鸟。汉画的世界里常常人神杂糅,这也提示人们,汉画像的作者在其中也许寄托了遥深的意涵。比如将这幅车马出行图和武氏祠以及山东其他地方汉画像中的“穆天子拜见西王母”画面联系起来,就会发现其中有某些有意味的关联。

武氏祠左石室东壁上石画像与武氏祠前石室之二《西王母·孔门弟子候师图·车骑出行》有诸多相似相近之处,堪称姊妹石。下一篇,我们将对之作以介绍。

《鲁迅藏汉画珍赏》书中对武氏祠汉画像的介绍较为简略。在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本文增加了不少书中删略的内容。在接下来中国汉画学会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各篇中,均将充实较多内容,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