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学人丨杨爱国:师长引路——我与中国汉画学会
师长引路——我与中国汉画学会
杨爱国
我跟中国汉画学会直接发生联系是在1992年。
1992年11月2-7日,去江苏徐州参加中国汉画学术讨论会,这是我第一次以正式代表身份参加学术会议。
到会上,除了认识济宁市文物局的宫衍兴局长和邹城市文物局胡新立局长,其他人很多只知其名,却对不上号。《中原文物》编辑部的吕品老师主动找我,想把我提交会议的论文《汉代的忠孝观念及其对汉画艺术的影响》发表在《中原文物》上(1993年第2期发表),这给了我很大鼓励。我利用会间和晚上主动向前辈请教,认识了冯其庸会长,刘兴珍、顾森、高文、王恺、刘晓路、黄明兰、赵殿增、唐长寿、武利华等师长。通过听师长们的指教,我增强了继续在汉画像石研究的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后来与这些师长多保持长期的联系,我对汉画像石的认识很多是这些师长帮助、鼓励、提携的结果。
从此以后,我积极参加中国汉画学会组织的活动,尤其是年会,从1992年开始,到2015年的历届年会,我没有缺席过,并且每次都提交了发言文稿。通过参加学会活动,后来还陆续认识了康兰英、赵超、陈履生、朱青生等师长,不仅与师长们增进了友谊,更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为人为学的道理。
1993年夏,我由山东大学调到现在供职的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工作。1995年我有机会参加由焦德森先生(曾任中国汉画学会二届副会长)主编的《中国画像石全集·山东》第三卷的编撰工作,在焦先生的提携帮助下,半年时间完成了编撰任务,不仅看到以前没有见过的画像石图像,同时也看到了山东画像石的区域特点,并开始收集纪年画像石资料,十年后写出《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一书,次年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8年春夏,《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执行主编朱启新先生给蒋英炬先生写信,请他写丛书中的《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蒋老师找我,希望我给他当助手,完成这项任务。蒋老师是中国汉学会的创会老人,曾任第一、三届副会长,当时已经出版了《山东汉画像石选集》、《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等著作,在学界已颇有影响,能给他当助手,对我来讲是求之不得的事。在写作过程中,蒋老师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修改,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书稿。通过这次合作,在蒋老师眼里可能觉得我还可堪造就,后来又让我协助他完成了《朱鲔石室》和《孝堂山石祠》的资料整理工作,并交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从1987年决定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时,明确把汉代画像石作为研究方向,到现在三十年过去了,一路走来,得到众多前辈学人,尤其是在中国汉画学会里活动的师长的提携(我的导师李发林先生是中国汉画学会首届理事),帮助我对汉代画像石有了一点认识。借此学会秘书处要求写点自己与学会关系的回忆小文,记录点滴,以表对师长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是对已经过世的师长的怀念。